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,全面展示各区市的创新做法和特色经验,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爱卫办开设 “爱卫星火·点亮青岛”系列专栏,集中展播各地在病媒生物防制、控制吸烟、健康促进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,推动形成全民共建共享健康城市的浓厚氛围。
夏秋季节,蚊虫滋生活跃,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等传染病防控进入关键期。面对挑战,市北区第一时间响应,建立起“联防联控、群防群治”的工作机制,把组织力、专业力和群众力拧成了一股绳,守护居民健康。
市北区坚持“一盘棋”思想,区领导高度重视,第一时间召开多部门联防联控会议,做到统一部署、快速响应。通过信息共享和责任分工,部门协作更紧密,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。
区里出台专项方案,专业消杀机构定期统一作业,疾控部门监测评估,做到科学防控;社区群众积极行动,翻盆倒罐、清除积水,真正把“最经济最有效”的根本措施落实到家家户户。
这一套“监测—评估—处置—反馈”的闭环机制,使市北区的蚊虫密度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。
•区爱卫办干部走街串巷,深入背街小巷、老旧小区和地下车库,发现隐蔽积水点,现场指导居民清理。
这种沉浸式、面对面的宣传,让病媒生物防制知识真正走进了居民生活,形成了群防群控的“市北特色”。
在市北区,爱国卫生运动不只是一次次集中行动,而是贯穿日常的系统工程。联防联控机制的高效运转、专业与群众相结合的防控模式、干部带头“用脚步丈量死角”的务实作风,构成了市北区的鲜明特色。市北区将继续坚持“环境治理为主,综合防治为辅”,让“爱国卫生、人人有责、人人受益”成为城市文明的共识与行动。

